李振强的金伯乐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长安镇,依山傍水,离虎门只有几百米的距离。这里除了曾经有过无数场的硝烟,也留下了节马碑这样的文化遗产。作为长安镇的“招牌”之一,这里各条马路上的指示牌都会有通往金伯乐的标志。有人说:“马无‘节’将随人仰俯,人无‘节’必屈膝折腰。”身材不高的李振强带着一股韧劲儿打拼马圈十几年,他去了奥运会,拿到了中国在亚运会障碍赛至今最好的成绩。作为一名优秀的骑手,俱乐部管理者,李振强谈到中国马术说得最多的就是这样一句话,“比赛就是一切”。 “够着”参赛的奥运骑手 说起李振强,很多人冠以他“农民马王”、“奥运骑手”的称呼,别的不知道,但对于“奥运骑手”这个称谓,在国内也是屈指可数。2008年5月,李振强和他的战马在一场五星级马术场地障碍赛中以掉两杆罚6分的出色成绩打入奥运会,李振强因此也被中国马术队看成是最有希望打入个人决赛的骑手。但在奥运会马术场地障碍赛团体比赛两轮结束后,中国队的成绩在16支参赛队中排名最后,失去了进入决赛的机会。这让李振强最为难过,这位性格坚强的东莞汉子难过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其实在第一轮团体赛中李振强和他的战马“长安金伯乐”发挥不错,仅仅碰倒两杆,被罚9分,这是当天参加比赛的中国队4名骑手中最好的成绩。实际上,李振强的“长安金伯乐”是中国队4名骑手中最好的马,价值100万欧元。但在第二轮的团体赛中,李振强却遭遇到意外情况。比赛开始前半段,他和战马的情况不错,但就在他策马跨越ABC障碍时,战马在跨越B障碍时踩落障碍杆,杆绊马腿几乎造成人仰马翻,不过李振强表现十分冷静,他勒住战马等障碍重新摆好后,再次策马跨越障碍,并最终完成了比赛。由于这一失误,李振强的成绩在中国队4名骑手中排在第4,按照比赛规则,四名骑手取3个最好成绩,因此李振强的这一成绩不被算入中国队的成绩内,而按照个人成绩排名,他也无缘个人赛决赛。其实能够进入奥运会就已经创造了历史,但回忆起三年前的那场比赛,李振强始终认为是错在自己,“我的马匹状况非常好,是我的判断出了问题。”奥运会级别的难度对于包括李振强在内的一干中国骑手来说太难了,李振强说:“这次比赛的难度是他和战马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难度,障碍已达到了1米7的高度,而他在奥运资格赛中的障碍高度也不过1米6。而且,此次比赛在障碍和路线的设计上难度都很大。” 在去年的广州亚运会上,主场作战的李振强发挥也不是很理想。这位曾经在釜山拿过亚运会场地障碍赛个人第六名的中国骑手意外地没有在家门口更上一层楼。谈到这次失利,李振强心中充满遗憾,但也有很多苦衷,“不要光从成绩上看,当年我拿第六的时候,人家是什么水平,骑什么马,再看看现在,根本不能比。” 诚然,李振强的骑术相较于八年前的自己应该是翻了好几倍,包括他的风格和比赛经验等。不仅是他,任何一名努力的骑手都应该取得了更多的进步。但是,马术是一项相对特殊的运动,骑手的技术再出色,没有马匹等各方面硬件条件的支持,想取得好成绩还是非常困难的。“碍于经济压力,我基本上是在国内‘闭门造车’,其他国内骑手也都是各有各的难处。”谈起骑手,李振强不服输中透着遗憾,“没办法,你看看人家亚洲其他国家,都是长期在国外训练和比赛的,进步是可想而知的。换句话说,我们八年的进步和别人相比,差距是越来越大,要想追上他们太难了。虽然现在像上海等地的俱乐部或专业队自己送人出国学习,有些个人骑手也经常出国深造,但我们这种在有限支持下的提高,是跟不上亚洲整体水平的提高的,更不要说打奥运会。想想看,八年前我骑纯血马都能打到第六,但去年我骑着200多万的马却打出如此不理想的成绩,可见我的提高是跟不上亚运会要求的。亚运会之后,我觉得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很沉重的问题,中国马术到底应该怎么走。这不光是我个人,是整个中国马术要面对的很严峻的问题。” 目前,国内顶尖障碍赛还维持在1米4左右的高度,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并不仅仅是骑手技术,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去年的亚运会,障碍团体赛高度是1米45。个人赛第一轮的障碍高度是1米5,第二轮单横木障碍高度达到了1米6,双横木宽度为1米55,这几乎跟奥运会级别的赛事差不多,我们国内的骑手和马匹从来没比过这么高、这么宽的障碍。对于这个高度和宽度,我们的马匹可以说是零经验,一个障碍的经验都没有,用李振强的话说:“我们骑手从来没参与过这种顶尖赛事,突然上去打比赛,怎么比?这简直比‘赌博’还要博。而且国内目前承办这种级别赛事的场地,也没有这种顶尖的路线设计师,我们真的是硬着头皮‘够着’打比赛。” “纸上谈兵”永远是浮云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李振强始终觉得马术是一项长期发展的运动,需要的是国家和个人的共同支持,才能进步。“只有多办比赛,才能带动一切发展。”李振强说:“没有比赛,动力肯定要打折扣,而且参与这项运动的人也就不会越来越多。只有多举行比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样随着比赛的增加,马匹的数量和需求也就会增加。马多了,兽医也就需要跟上了,无论是国外高薪聘请还是出国留学,只有比赛才能带动马术运动整体的发展。如果没比赛,那你觉得你缺兽医吗?没比赛,你会觉得自己水平不行吗?如果在一场比赛中,你因为一个蹄铁导致失去冠军,这样的强化记忆,恐怕要比你在马房成天‘掰着’马腿琢磨强吧?”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组织更多的马术赛事,并且利用国家的影响力为这个项目拉到更多的赞助支持。任何一项运动都不仅需要社会资金的支持,也需要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我们能依靠中国马协的力量来举办更多国内比赛,群众基础的随之丰厚,这个项目才有更好的发展。提及现在中国国内的马术比赛,李振强说:“如果总是一年只有两三站比赛,骑手能提高吗?国外骑手每年都要打很多场比赛,那些在长期在国外训练的骑手也是如此,他们四年是飞跃,而我们的步伐是相当缓慢的。别看8年前我第六,可是现在什么都不是,成绩说明一切。我觉得,接下来,对于中国马术的发展,中国马协要发挥协会的作用,要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社会资源办一些大赛,普及群众基础,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选材和培养,选拔好苗子去国外深造或者让外国的教练来指导他们,打更多高级别的比赛。现在各地有很多专业队和省市队,他们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特点让马术普及,通过更多的社会影响力来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如果一味地‘闭门造车’,谁都不知道马术。而俱乐部也要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各方努力将场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符合举办大型赛事的标准,广州从化的无疫区有了,但没有合格的场地,是不会有国外骑手带着自己的马来‘冒险’的。总的来说,其实多办比赛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骑手一年只有几站比赛,成天看录像看书是不行的,只有比赛才能让人与马都增长经验。现在每个地方省市都有自己的比赛,但这种比赛是无法跟国际接轨的,我们只能希望中国马术协会将资源整合,举办大型的职业联赛,这才是马术发展的坚实基础。如果我们坚持现有的方式,四年后我们的差距会更大。” 通过这次亚运会,很多国内骑手都开始酝酿能不能在中国举办一项职业马术赛事。如今国外的职业赛事已经少有政府投入,多是靠民间来组织和举办,李振强说:“国外之所是这种形式,是因为马术已经在他们那边经营起来了。马术在欧洲是主要的项目,每天电视里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马术比赛,这样关注度也会越来越高。但看看我们一年只有两次比赛,没宣传、没报道,谁知道有马术比赛?所以,我们大家应该行动起来,把这项运动经营起来,让它职业化。只有多办比赛才能吸引更多企业来关注和支持马术。” 谈起马术运动的发展,李振强拿对面的中国香港马术队来给我举了个例子,“他们有一批骑手现在才20岁左右,但因为从小就接触马术,所以已经有了良好的马术基础。现在他们每个人都能得到香港赛马会的赞助去国外训练和比赛,这还不包括马匹的费用。现在他们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四年之后那就更不得了。我们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去利用好我们的优势来经营马术,虽然这条路很漫长,但是只要每个人各司其位,各尽其职,制定一个长期的总体规划,也许需要20-30年才能实现,但我们不能因为时间长就不去做。” 中国马术的金字塔中,基础依然是短板。“我们应该清醒地看清形势,虽然我们落后于别人,但如果从现在开始抓基础,将来依然会有机会。中国的比赛少得太可怜了,多办比赛不但是好处,也是中国马术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必须要这样走。”李振强说:“我们还是不要‘纸上谈兵’了,应该把什么所谓的计划尽快实施起来。虽然马术运动是非金牌大户项目,但是我们应该努力让大家重视起来。国外的马术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我们现在也是,但十分的不成熟不完善。但想想我们国家的其他项目,为什么它们不靠社会,但马术就是?国外有社会资金的支持,而其他项目也是如此,而投身于马术运动的国人也都在倾尽所有的为这项运动做着不懈地努力。但是,我们至今的投入和产出是不成正比的。从体育精神来说,我们不能因为一时成绩的低潮就不投入。那这样的话每个国家都努力突击自己的强项目,是不行的。” 坚持信念的“农民马王” 李振强被称为“农民马王”是因为他是长安镇锦厦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改革开放后,他同家人一起做起了生意,并且越做越大。1994年为了应酬生意上的朋友,对骑马毫无兴趣的他,不大情愿地被拉去陪玩骑马,结果竟使李振强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体会。“那奇妙独特的感受难以言状。”李振强说,自此,他爱上了骑马,迷上了骑马。迷上骑马后,李振强几乎每天下班后,都要开车到横岗去骑马,一去一来就是一年,他成了马场最忠实的客户,于是马场的工作人员送给他一个绰号——“马痴”。此时,有朋友建议他干脆自己开个马场算了,李振强动心了。1996年他将自己多年做生意赚来的200多万元拿出来,在村里租了100亩地,再从新疆、内蒙买回了40多匹国产马,办起了“长安伯乐园马术俱乐部”。 1998年的一天,李振强到广州广东省马术队取经,恰巧看见队员们正在练习马术障碍,见到运动员越马跨过一道道栏杆的矫健动作和飒爽英姿,李振强顿时领悟,这才是马术运动的精华、魅力所在。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习马术障碍运动,做一个驰骋马背、飞渡难关的马上健儿。当时的李振强已年近三十,不少人给他泼冷水:一般马术运动员都出自新疆、内蒙,都是自小同马打交道,十来岁就开始训练。一个南方人,30岁才学马,哪有那么容易获得成功。况且他一无马术障碍知识,二无专业教练,仅凭在省马术队看到别人训练,外加买来的一些马术比赛的录像带,就要学马术?许多人都认为李振强不自量力,不相信他会获得成功。那时候,澳门赛马会给了他一匹受伤后退役的马,他为这匹马取名为“法官”,并同它交上了朋友。在他的精心呵护下,“法官”的伤好了,他和“法官”每天坚持训练12个小时以上。最终李振强和“法官”获得了成功,他们在一系列大赛上摘金夺银。从1999年李振强作为编外队员参加了国内外的一系列比赛,到2000年第一次拿到全国冠军,今天的李振强已经是国内各项大奖赛冠军领奖台的常客,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马王”。 忆往昔,李振强能坚持下来的原因很简单,耐力。喜欢马术的人很多,和李振强一样打心底里喜欢马术的人也是大有人在,不过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又有几个呢?马术是一项长久的运动,无论你骑到什么样的水平,你总会遇到困难,困难多了,退的也就多了。“我有耐力,我从来不是一个服输的人。”李振强说的很坚定,也的确如此。他放弃了所有的生意来专心训练,中国的马术尚未职业化,所以李振强这种个人形式的骑手只能靠自己多练习,多思考,多实践。李振强没有系统地跟过一个教练研习马术,每次都是几星期而已,在这段时间里,他会不断地思考,将传授的所学运用到自己的训练当中,“其实我也很无奈,走了很多冤枉路,但我热爱这项运动,所以我把学到的东西都一点点积累起来。所以我始终认为,只有多思考和实践才是最好的提高形式。” 作为一名骑手,虽然有“先天的不足”,但李振强的发挥一直很稳定,这得益于他不断地努力和坚持。马术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运动项目,除了要求骑手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天赋外,更多的需要是勤奋。李振强说:“国内的大部分骑手,其实每一个都是相当勤奋的。在不断的比赛和交流中,我跟他们的接触越来越多,他们的刻苦也感染了我,让我很佩服他们,也更坚定了我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和决心。”除了努力训练和积极备战,比赛的临场发挥以及与马的沟通对骑手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想要在成绩上有所突破,每个人都需要积累更多的参赛经验。“‘教训’就是经验。”李振强这样说:“对于我来说,只有经过了很多次失败,才会慢慢提高到今天的水平。只有多打比赛,才会有更丰富的经验,在赛场上才会有优势。”从1999年起,李振强几乎从未缺席过任何一站中国马协举办的马术赛事,“我很珍惜每一场比赛,我觉得从大大小小的赛事中都能得到经验。其实无论是运动员还是类似我这样个人参赛的骑手,无论你身处哪种体制,只有通过个人不断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 站在“光环”下的苦衷 在李振强不大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各种赛事的奖杯,这是对他辛勤付出的肯定.“其实,如果从细节上分析,我的马术水平连皮毛都不算,我能拿到这些冠军,还是因为我们国内的马术水平不行。当我参加完奥运会、亚运会这样级别的比赛后,发现我们的差距与国外太大了,我一个人无法弥补和改变,这很痛苦,但我会坚持下去,我相信中国马术会有更好的明天的。” 如今,再国内和李振强水平差不多的骑手基本都能“应付”国内障碍在1米5的比赛,当然,并不是发挥。把高度提升到1米5,这在国内也只有一两年而已,国内的运动员和马匹的参赛经验还都较欠缺,并没有真正的达到游刃有余。“能应付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李振强说:“1米5我们能跳,是勉强应付,并且路线也不是很难。但如果想往更高发展,你需要更为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运动员的训练以及更多赛事的积累。我们也想去国外参加比赛,但是我自己的条件真的不允许。”虽然开了一个大马场,但贵为国内马术冠军的李振强经济情况却十分不理想。俱乐部的经营很难,毕竟不是一般普及型的俱乐部,金伯乐从事的是高端马术,所以目前俱乐部更多的是给李振强提供训练场地和马厩。此外,李振强是广东队的运动员,所以广东队也会每年给予李振强一定的经济支持,“这仅仅是维持我现在的训练现状,想去参加国外的比赛是不可能的。”不过,李振强的俱乐部训练条件还是不错的,加上他每天的训练量很稳定,所以从训练强度来说,他跟专业队没有多少区别。 马术运动不能没有马,李振强有过失去爱马的痛楚,当然,他也有自己的育马工作。由于资金紧张,李振强没有每年花大笔钱购买马匹的条件,所以他就买了一两匹种公马和基础母马进行繁育工作。如今,三年多过去了,第一批的小马们已经快三岁了,“经过调教,两三年之后它们就能打比赛了。我通过自己调教和生产马匹,不仅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也能让我有更多的马匹,还能发展一些新队员。我估计再过几年应该可以利用自己繁育的马来轻松应对一些国内赛事了。”当然,亚运会等级别的赛事,目前国内的马匹还是没有参赛可能的,李振强说:“目前,我们是培养不出来可以参加国际比赛级别的马匹。第一,我们没有那种难度的赛事;第二,能够达到参加国际赛事级别的骑手屈指可数;第三,我们没有合格的比赛场地,没有一个合格的高端路线设计师,还有兽医等,很多条件都不具备。其实,我们还是应该着眼于基础,然后再去跟国际接轨。” 说到奥运会,其实国外能够进入奥运会打比赛的运动员不多,而达到奥运会级别水平的马匹也是数额有限。其实,不是每匹马都能打奥运会,除了马匹自身素质和后天优秀骑手的调教外,还需要马和骑手一起经过一系列的选拔赛并最终胜出方才能取得奥运会资格。当然,想打选拔赛,如果你不是出类拔萃的骑手,报名费就十分昂贵,而且选拔的体系在欧洲,想去参赛,各种费用也是相当庞大的。如果你一直接触不到这种高水平的比赛,那么即使你进入了奥运会,你也未必能取得什么成绩。对于李振强来说,他唯一一次出国训练就是为了取得奥运会资格,从买马到最终胜出,刚好三个月,也是他仅有的海外记忆。 为了忘却的2012 打完亚运会,我们的目光就将转向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但李振强的一席话让我觉得伦敦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其实,伦敦奥运会我们已经没有机会了。能够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团体赛,整个亚洲地区只有两个的名额,个人赛也是。而且选拔赛要去欧洲打,我们现在的备战情况基本是零。整个亚洲地区只有两个名额,我们根本没机会的。选拔赛需要很多站积分的累积,我们国家是没有任何一个团队能够参与其中。个人赛就更别提了,看看亚运会上其他国家的马匹和骑手,我们的机会太渺茫了。其实现在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情况.伦敦?看比赛还可以,打比赛还是算了吧。” 2011年1月,广东省马术场地障碍赛的第一站比赛就将在李振强的金伯乐打响了。比赛办到今年,这已经是第十三个年头了,从未间断。李振强说:“因为夏天太热,而且广东队还有我都要去国外训练和全国各地打比赛,所以只有在每年冬天,从金伯乐开始,整个冬天大概有6-7站比赛,每个月有两站比赛,金伯乐是其中一站。障碍赛的难度级别划分很细,从低级一直到1米4高度的都有,大概有4、5个级别。我们是赛季的开头。如果没有比赛,那我觉得说什么都没用。必须有比赛,必须有针对性的训练。” 目前,广东省的比赛要想邀请全国各地的俱乐部来参赛还不算成熟,毕竟不是职业比赛,没有高额奖金的支撑,车费、运费、住宿费都没有回报的,所以李振强还没有邀请其他地方俱乐部参赛的打算。“当然,我希望能够尽快实行职业联赛,每年有10站左右类似西坞大奖赛级别的奖金赛事,让中国马术尽快职业化。”说起职业联赛,李振强认为许多业余骑手也可以有机会参与其中,“其实高水平赛事中间,我们也可以穿插一些低级别的赛事,让业余骑手不仅可以观战,也能参与这项赛事。比如每个周末的三天,我们在第一天举行低级别的赛事,第二天让职业选手们适应场地,第三天是真正的高潮大奖赛,这样不仅仅是职业骑手,所有马术爱好者都有资格参加。等广东办完了,可以去上海,然后是北京,这样我们都跟着大奖赛去进行备战,而当地的业余骑手也能从中受益。” “马术是我生活的全部,也是我生命的全部。”李振强坦言,在马圈里奋斗了十几年后,他觉得自己才有资格说这番话,“我离不开马术,只要有一天还能骑马,我就会站在赛场上。当然,任何一项运动都有新老接替,马术也是。我们中国现在才一两代人在参与,也是在国内很局限的条件下发展的。虽然也在参考国外,但我们还需要筹备更多的比赛为我们的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多沃土。其实,所有运动都有一个规律就是从小抓起。虽然我们国内还有很多骑手是半路转行,但我们如果看到好苗子还是应该给予支持的。马术应该是越早开始越好,从青少年着手,举行更多的青少年培训班和比赛,这才是中国马术的希望所在。” |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