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在线 首页 马术杂志 人物 查看内容

白鹿原头信马行——专访白鹿原马术俱乐部兰永斌先生

2022-7-26 14:13|来自: 《马术》2016年4月刊

摘要: 原湿宽平,土脉膏润,关中好马,奔跃不停……千年沧桑,乐天之诗仍被吟诵,白鹿原祥和依然,生意勃发。作为白鹿原马术俱乐部的创建人,兰永斌先生一直是“信马白鹿原”的行动派诗人。他与马的诸多故事,宛若三月春光 ...


原湿宽平,土脉膏润,关中好马,奔跃不停……千年沧桑,乐天之诗仍被吟诵,白鹿原祥和依然,生意勃发。作为白鹿原马术俱乐部的创建人,兰永斌先生一直是“信马白鹿原”的行动派诗人。他与马的诸多故事,宛若三月春光,温暖而富有诗意。

“我从 2008 年开始正式骑马,但对于马的喜爱则是从小就有。七十年代头的男人大概都有一种马的情怀,我也是。小时候在西安交大住,读幼儿园时最爱去看菜市场送菜的马车。我一直好奇这比人庞大许多的生灵,从小而大,对马一直喜爱、崇敬。但是要说真正骑马,懂马那就是之后的事了。”机缘巧合,08 年儿子的提议让兰先生走入马场。在与儿子一同骑马之后,兰先生心中对于马的热情再次被点燃。带着过往爱马的情怀,他去北京买了第一匹马,不过有趣的是这匹毛色漂亮,骏美非凡的马并没有在他的骑马生涯中留下痕迹。“最初并不懂马,买回来才发现由于我的身材比较高大并不能骑上去”,忆起最初的趣事,兰先生忍不住发笑。而后,他又买了几匹马,也因为买马认识了前国家队教练沈清洲,因共同的爱好,两人一见如故。看马,骑马,买马,去国外观看马术比赛……知之愈深,爱之愈切。兰先生被马术骑乘深深吸引,自己也由最初的野骑逐渐向专业马术发展。在和马的相处中,兰先生发现自己对于马术运动绝非只停留在个人爱好的层面,他想为马术运动的推广,西北马术水平的提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最终,一家白鹿原上的马术俱乐部诞生了。

“马给我带来了很多改变,我会有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在马儿们面前,我时常感到自己的渺小。万物有情,我们之间的情谊是我最珍惜的。”对于兰先生而言,马就是自己的朋友。“我有一匹跟了自己多年的马,叫做阿金。晚上离开马场时,阿金总会到路口去送我,直到望不见车才会离开。” 自然间,两种生命在成长,也在相依,相赖,相惜。人与马的温情令人动容。“我时常因马而感动,也因感动而想去做更多。”兰先生说,“在我们陕西有一个优良马种——关中马。关中马体型高大、圆润健美很适合骑乘,今年来的专家就曾夸奖我们的关中马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德国马水平相近,关中马最初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留英专家回国后在西北繁育的军马品种,育种所用是阿尔加马和陕西本地的马,解放以后又融入了俄罗斯马。这样的优质马种不仅体型高大,神经系统也很稳定,非常适合马术的教学工作。很多来自北京的朋友看到关中马都赞不绝口。面对现在关中马的资源已经非常有限的情况,我们正在积极的育种,我希望保护好这样一个地方品种。同时我还希望并且也在努力让我们的地方马种逐渐往竞技方向发展。”

由爱马到爱马术,怀揣着满腔热情的兰先生带领自己的俱乐部先后组建成立了西安白鹿原关中马育种基地有限公司、陕西省马术队、陕西省青少年马术培训基地,并发起筹建了陕西省马术协会。如今的白鹿原,因兰先生的努力早已有“众人信马”之盛况,沈清洲先生应邀做了俱乐部的总教练,越来越多爱马懂马的人聚集在白鹿原上纵马疾驰。不过,对于兰先生而言,未来仍旧充满机遇和挑战。“坦诚而言,陕西省马术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俱乐部成立之初,我便树立了建立一个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的马术俱乐部的目标。我们发展地区马术的首要目标就是去参加竞技比赛。马术作为竞技体育的魅力令我着迷,我想它的精神实质就应当是人在面对困难所表现出的勇气和态度。在我看来,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二者是相互推动的关系,我们把竞技体育做好了,对群众运动将有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2014 年,我们成立了陕西省马术队,目前已经有了 19 名运动员,他们今年就将代表陕西省去参赛。未来三到五年,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陕西马术将赶上甚至超越全国水平。”面对未来,他充满信心。激情不变,情怀依然。兰先生并不着急,恰如当年他并未急着让马场营业一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一步步打好基础,一点点做好细节,一次次努力进取,终有梦圆之时。

诗人静思,往往情怀为上;成者却雷厉风行,多为行动派。采访中,兰先生并未谈及太多商业的事,他更爱讲讲故事,说说未来。相信白鹿原上诞生的马术优秀品牌,必将成为长安的体育新名片,白鹿原上将会有更多的惊喜等待我们见证。祝福这位有情怀的行动诗人,梦想成真。

文/李娜 图/白鹿原马术俱乐部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