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在线 首页 马术杂志 马房管理 查看内容

管理者的自身理念——如何在中国经营一家马术俱乐部

2022-9-28 09:34|来自: 《马术》2018年4月刊

摘要: 即使是一位在其他行业中十分成功的企业家,在接触国内的马术行业时或许也会感到陌生。一方面,马术行业所具有的专业性使得某些善于投机的人士遇到很多障碍;另一方面也对先行者提出了诸多考验。然而对于任何永不放弃 ...


即使是一位在其他行业中十分成功的企业家,在接触国内的马术行业时或许也会感到陌生。一方面,马术行业所具有的专业性使得某些善于投机的人士遇到很多障碍;另一方面也对先行者提出了诸多考验。然而对于任何永不放弃自我提升的人而言,一个正在发展中的行业所带来的挑战本身即意味着乐趣和机遇。这些年时常会有同行问我马术行业的规律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促进我常常思考,希望能够从自己从业近20 年的经历中总结出一些能供人参考的所谓前车之鉴来。然而不论怎样努力,我想没有人能够列出马术行业的说明书,更无法标明 1 到 30 条执行步骤保证所有的人都能得出相同的结论。我所能做的仅仅是将我这些年来得到的教训和经验介绍给感兴趣的朋友,希望能为那些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提供些许帮助。

努力成为一个“懂马的管理者”在马术行业中,常常听到许多管理者这样的声音:“我只负责管钱管客人,不接触马,所以不懂马也没关系。”“我那么忙没时间去了解,教练懂就行,我管教练不也一样嘛。” 

即使是已经从其他行业积累了许多经验的管理者,初次涉足马术行业时也难免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但却甚少有人能够在第一时间把这些问题与管理者是否具有专业性联系起来——相比其他行业,马术行业一个十分明显的区别在于:其他行业是与“人”相处,而你不仅要与“马”相处,更要与“懂马的人”相处。如果对于马术的一些基本规律以及业界惯例与管理技能“Know- How”储备不足,那么俱乐部的管理往往难以展开或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互不理解或阳奉阴违:比如有管理者为了节省成本让教练把两匹马放入一间马房,又或者不清楚马匹每天应有适度的运动量与饲喂量配合——这些例子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马术俱乐部难以让有责任感与热情的从业者产生归属感。

把马术行业完全当作常见企业例如餐饮业或生产行业来管理之所以难以实行,是因为马术的本质与奥运会上的乒乓球和游泳一样,属于真正的“体育产业”而非“商业”。因此,一位真正想要投身于马术行业的管理者如果想要真正避免出发点的偏移,避免背离自己的初心以及“外行管内行”所引发的种种问题,那么无论从管理者个人还是马术俱乐部的角度出发,专业知识和行业常识的积累都是十分必要的。在成为一个优秀的马场管理者之前,我们首先要成为的是一个“懂马的人”,一个真正的“马术人” 

自上而下的“马匹福利”——管理者的理念有多重要 ?

在北京马术协会的一次会议中,在场的俱乐部管理者们谈到了“行业风气”的重要性。有一位马场老板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个经过培训的教练在回到原本的俱乐部时,感到被排斥,因为大家都在舒服的旧有模式中“得过且过”,他的进步当然有目共睹,但这份“特别”却使他难以融入之前的团队和工作中,得不到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与理解,仅靠某一两个人是很难得到根本的改变的。

而作为管理者的我们似乎更应该反思:为什么不能将整个团队的风气都改变呢?

仅仅作为我个人的回答是:因为“被改变”的这个人只是教练,不是马术俱乐部的管理者。如果只改变团体中的一个人,作用可能微乎其微,但来自管理者“自上而下”的改变却能真正达成整个团队的改变。因此在马术行业中,俱乐部管理者所抱持的理念与马业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样不可或缺。在这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马匹福利”意识。

国际马联(FEI)的宣言:“马匹福利高于一切。”是全世界公认的官方准则,可以说相当于马术行业的宪法也不为过。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有某些马术俱乐部的马匹一天要上 5、6 节甚至连续上课、被拴在场地栏杆上随时待客、被过度滥用两三年之后无情淘汰……在国内马术行业发展快速,各类马术俱乐部良莠不齐的情况下,管理者的素质和理念在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他 / 她所经营的马术俱乐部所能达到的高度。身为管理者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坚持 “马匹福利高于一切。”的原则,那么实际上是轻忽了自身的重要性与责任,甚至可以说俱乐部的管理者懂得马匹福利要比一个教练懂得更加重要。当越来越多的俱乐部管理者拥有行业责任感的理念,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马术俱乐部健康生长,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而在这整个过程中,俱乐部管理者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身份的人员都难以替代的。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是矛盾的吗?

一个马术俱乐部的管理者曾经对我感叹:“管理马术俱乐部,不论是日常管理还是竞赛活动,马的因素与变化还是相对单纯、复杂的,变量无穷的永远是管人。”

在曾经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不少马术俱乐部的管理者遵循“唯金牌论”,许多人对于竞赛成绩的过度推崇甚至远远超过了对于“马术教学”能力的重视。这其实是方向与定位的不同——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直接等同于一位优秀的教练,正如运动员管理与教练员老师的管理大不相同,专业队管理与目标与商业化市场运作的马术俱乐部管理也迥然不同。这不仅是马术行业,更是体育行业商业化运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情况。

对于国内数量逐渐增多的俱乐部而言,培养专业运动员显然不是现阶段的第一目标。而“马术教育”的前景究竟会如何,很大一部分是落在“教育”两个字上。专业运动员的实力强劲固然是好事,但身为马术俱乐部的管理者,我们更需要思考“金字塔的基座部分”——如何扩大学习马术的中基层人数。这就涉及到了俱乐部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到底如何选择与培养以及管理适合马术教学的人员?俱乐部管理中应该注重什么?马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

在前文中,我曾经提到“有些观点认为马术行业不需要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马术行业并非不可规范化管理的,实行人性化的制度的管理不仅能够促进马术从业者从被动到自觉地按照应有的标准进行工作,而且能够培养从业人员的行业责任感与荣誉感。

一个好的制度化管理往往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如同任何一个运转良好的体系。它能够提供可量化,可遵循的标准,比如每日清洁马房、打理马匹的步骤和检查的标准、马房器材的领取与使用规范、从业者服务客户的语言行为规范等等。这类规范不仅仅有利于俱乐部的市场发展,同时也对行业内部的从业者提供了保障——在国内的某些俱乐部,某些老资格的教练不屑于进行制度化管理,遇到问题轻则训斥,重则打骂。这样的做法既无明确的政策根据,又无对他人最基础的尊重,很难达到持续而稳定的管理效果。人性化、制度化管理不仅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规则制定、公布、宣讲、培训、监察、奖惩等等制度并体现出应有的公平、公正与公开,而且需要所有的部门与层级高效率地参与和执行。遇到问题时进行人性化的协调与处理,这可能才是真正适合马术俱乐部的管理方式。

一个好的管理体系应该能够为从业者提供一个持续成长的环境,能够把一个行业外的陌生人培养成一个规范工作、自主学习,具备行业责任感的合格从业者。因此,一个缺乏制度化、缺乏标准的管理者很难成为合格的管理者,因为无法做到公平;一个只满足于追求个人成就的从业者同样难以做好马术教育。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我的马术行业生涯中,既遇到过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寻找每一个学习机会的人;也遇到过得过且过,对于自我提升丝毫无感的人;还遇到过取得了些许成绩之后便满足于眼前的成就,从此停滞不前的人。在这个行业做得愈久,看到得愈多,我便愈感到持续不断地学习意愿与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与难得。在成为马术俱乐部的管理者之前,我对马术行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有热情有理想。直到后来一次次与供货商斗智斗勇并吸取教训增加行业常识,将欧洲的马场一家家看过去、搜集资料、归纳总结至今已达数百家,早年作为参赛队领队参与一场场马术赛事解决一次次争议与问题,乃至亲身参与了奥运会马术项目的筹备与组织运作之时,我才逐渐真正意识到这个行业的广阔、深奥与无穷的魅力,愈来愈感到敬畏。

中国的马术行业是一个正在高速成长的行业,我们置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持续前进。在正逐渐汹涌的行业浪潮中,我们就像一条条正在洄游的鲑鱼,沿着瀑布逆水而上,不进则退。或许一开始只是出自兴趣与热情,但却可以凭着自己持续不断的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和一个真正的马术人,真正走出适合中国市场的马术发展模式,并真正获得国际马术同行的尊重与认可。

“永远不要停止学习” 

不仅是针对马术教育,这句话对于每一个马术俱乐部的管理者,以及每一个马业从业人员都是最重要的课题。一个能力很强的骑手或教练如果失去了谦逊的态度和进取的精神,她/他的成就终究只是触得到顶点的天花板。而对于任何一个持续学习、不断进步的人来说,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永无止境。

文/王蔷 整理/李楚翘 图/天星调良马术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