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5 浪琴表中国马术巡回赛的比赛现场,记者第一次接触到魏洋先生,在人群中一眼便能看见他高大的身影。在随后的交谈中,记者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魏洋始终走在了超越的路上,也了解到魏洋在商海打拼之余,也会涤清商海浊气,享受那份马背上的阳光生活。 一匹特殊的“海马” “马术是一项阳光、积极的运动。”魏洋是这样称誉马术运动的,但是其实“一开始我并不是很喜欢骑马,我个人比较喜欢摄影,但是慢慢发现骑马摄影更有一番滋味,便越来越喜欢上了马术这项运动。”可见,魏洋在马背上通过镜头捕捉到了更精彩的生活瞬间,也许就是那一时的惊喜,孕育出了他人生道路上的一枝嫩芽。这一枝丫随着魏洋的凯洋世界海鲜产业在国内外发展过程中,也在得到不断滋养,吐出绿色的新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自从我喜欢上马以后,便把自己除了工作以外的闲暇时间都给了马。” 2000 年年初的时候,魏洋刚刚接触马术时,便迷上了美国西部牛仔骑术、马术耐力赛、骑乘穿越,牛仔牧场举办的西部绕桶、套牛等,这些项目他都参与体验过。随后的几年内,魏洋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地区均拥有 20 多匹马,这样的马主行为,在国外是常见的。魏洋对于国内的第一次赛事体验印象深刻,“那是一场在内蒙古草原上举办的耐力赛马,同时又有绕桶、速度赛马等项目。”作为参赛选手的魏洋,谈起这段经历,满面豪情。 2008-2009 年,在北京设立凯洋海鲜资源运营中心时,魏洋认识了国内更多的马术朋友,并于2013年参加了辽宁省“十二运”马术裁判培训,拿到了省级一级裁判证书,于此结识了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马术协会的中国马术运动的引领者们。在此过程中,魏洋慢慢发现中国马术发展的潜质是无限的,中国马术在国际资讯和国际见知度中均彰显了国家的活力和城市的靓丽。为此魏洋一心想把马术运动引进家乡大连,于是,2013 年,在辽宁省“十二运”结束后,魏洋投资建立了大连凯洋国际马术俱乐部。魏洋介绍自己投建俱乐部时,表示起步也很艰难,当时所有工作都是亲力亲为,如俱乐部一开始没有一个教练员和学员,他自己去找人加入。发展至今,俱乐部拥有一个 26 个教练员的团队,VIP 会员有 300 多人,小学、中学生团体授课会员 1500 人。 关于大连凯洋国际马术俱乐部,最特别的是那个 LOGO,它不是常见的一匹陆地上的马儿,而是三只海洋里的小海马。海马在古希腊神话中作为海神波塞冬的坐骑,象征着力量与吉祥。这三只小海马从凯洋世界海鲜的光环里走出,带着祝福与爱意,见证了凯洋国际马术俱乐部的崛起,也标志着魏洋坚毅、痴心不改初衷地开始了他的马术事业。 爱“开张天岸马” 在自己的俱乐部里,魏洋不是一个老板,在每个工作岗位都有他的身影,从马工、学员、骑手到管理者。“我作为管理者也仅限于借鉴国际知名马术俱乐部的资讯,结合凯洋马术俱乐部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魏洋的俱乐部全部交给专业人士管理,而他自己在俱乐部里骑马,慢慢地也对场地马术有了新的体验和感受,尤其是场地障碍马术。“在 7 月份,我将会参加凯洋俱乐部举办场地障碍马术分级考核,争取获得中二级的等级证书,以后有机会才能以选手的身份参加国内国际的场地障碍马术比赛。” 记者惊讶于魏洋为骑马而从零开始打基础,哪怕是繁琐的过级考试,也是全力以赴。他却言笑晏晏:“大家都说马术运动是一项贵族运动,但其实马术‘贵’在一种精神,并非是一项单单指奢侈、花很多钱的运动。你看哪有一项奢侈运动,选手们天天与马粪打交道,天天伺候马,护理看护马匹的?但凡与马有关的事情,他们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好。” 魏洋爱马,不仅仅如此而已,他也谈到马术俱乐部的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喜爱,这直接关系到俱乐部的生存状态。 交谈期间,魏洋强调说:“我觉得马术这项运动不单单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有机会一定要到大连凯洋国际马术俱乐部看看,在那里,还收藏了我的很多马具。”都说魏洋爱马如痴,在对马术方面,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喜好,而是作为他的另一项人生事业了。 当记者问到这项“爱好”对其家庭和企业的影响时,魏洋思虑了一下,说:“我由衷地希望关心自己的家人和企业集团对他个人的马术事业给予理解和支持。” 其实这句回答让记者很诧异,作为一个为中国马术事业奉献力量十几年的爱马人,怎么会说出如此一句不坚定的话语。当然魏洋也表示自己的家人及朋友对自己的马术事业还是相当理解的,他只是不希望让大家误解,把发展马术看成是一项不务正业的事儿。魏洋非常理性地站在一个企业集团负责人的角度,高瞻远瞩、循序渐进地来实现自己热爱的马术事业,从精力和经济上的花费还是处于合理地管理运作中。 做“奇逸人中龙” 2015 浪琴表中国马术巡回赛首次进入大连,这项赛事的降临,使得大连所有马术爱好者欢欣鼓舞。于此之前,魏洋鉴于全国其他城市地区发展马术运动的情况,为了能够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大连马术运动,他个人积极奔走、交流、汇报,于 2013 年促成了大连市马术协会的成立。而后,在大连市政府和体育局、大连马术协会的协作下,大连市作为 2015 浪琴表中国马术巡回赛第三站的赛事举办城市申办成功。魏洋具体列举了各个俱乐部和社会团体在此次赛事中做出的努力,他欣喜于大连俱乐部团体地不断壮大,马主人数持续增加,并期待着把大连市的马术发展氛围慢慢地推广到东北三省等周边地区。 “不仅大连及东北三省,对举办马术赛事如饥似渴,我觉得整个中国亦是如此。”魏洋说道,“赛事是拉动中国马术运动发展的核心,多开展马术比赛,对于马匹、骑手及其他马术从业人员都是一次提升,没有赛事的马术事业是不健康的。在欧洲再频繁的赛事,他们也是怀揣神圣之心,以最规范、最严格的系统来举办和参加,所有的人员会爱护马匹,尊重裁判、组委会及赛事规则。如果没有赛事,就无从谈起什么品种的马匹好,哪里的马匹繁育工作做得好,选择什么样的兽医兽药,怎样给马匹更好的护理及福利,更不要说马匹和骑手的技能提升了。” 如此一位“半路出家”的马术行业参与人,却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中国马术事业发展的瓶颈。魏洋说,就目前而言,中国马术是以个人爱好而催动发展的,属于爱心发展基金会形式,以这样的形式想要得到长足发展,肯定会困难重重。所以中国马术必须走商业化道路,实现产业化,如此艰难的道路,需要社会各界的职能管理部门,多关心关怀马术运动,以推动拓展马术产业链条的发展。魏洋表示,为了中国马术事业发展并坚持走下去,诸如中巡赛此类的马术赛事要在全国各地多多举办,这样才能给更多的人马提供更多机会参与进来,或举办更多的规范化的马术级别考试,奠定更多学员学习马术的信念和信心。 魏洋自嘲说:“虽与马相知相处了十几年,但主业还是不能放。”他坚持在做好凯洋世界海鲜集团的同时,继续大力支持马术的发展,并坚信中国马术在未来几年内会形成一套成熟的中国马术标准、马术规范和马术体系。当然马术赛事是一方面,魏洋还做了更多的思虑,他说:“目前中国还缺少务实的专业性系统性人才,比如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马匹的饲养、治疗、福利、繁育在中国马术产业中也不完善,导致马术基础覆盖面窄。”比如国内一匹 3-5 岁的骑乘练习的温血马,要花费几十万才能买到,但是在国外也许只需几千到 1 万多欧元就能买到一匹,说到底还是需要积极发展中国马术产业链条。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创业开始,魏洋至今拥有二十几年的商海经验,在他的心目中,中国马术虽然起步晚,但却始终坚信中国马术产业的发展道路不会漫长。 魏洋一直说马术是一项阳光、积极的运动项目;一直强调马术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正如其实生活也是一种文化。魏洋也于马术中发现生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 文/洪迎迎 图/大连凯洋国际马术俱乐部 |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