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在线 首页 马术杂志 专题 查看内容

杂志对我来说,就是在北京的家

2022-8-22 09:19|来自: 《马术》2016年12月刊

摘要: 2012年7月,厦门的天气闷热到让人头痛,而我却在为自己的新行程而激动不已。一周前,发给《马术》杂志的自荐信收到了回复,我将独自启程前往北京接受面试。一封老邮件因为从小喜欢动物,大学毕业后又因机缘巧合而进 ...


2012年7月,厦门的天气闷热到让人头痛,而我却在为自己的新行程而激动不已。一周前,发给《马术》杂志的自荐信收到了回复,我将独自启程前往北京接受面试。

一封老邮件

因为从小喜欢动物,大学毕业后又因机缘巧合而进入了马术行业,一干就是两年多,一直以来,我都渴望能到国内马术最发达的城市去长长见识。而身在南方城市,马术的相关资源少的可怜,唯一的读物,就是那本厚厚的《马术》杂志。正巧有一天看到杂志的招聘启事,我欣喜若狂,立刻写了一封自荐信,发到了马术杂志的邮箱。

“大四那年,我有幸参加了一个马术讲座,并在互动环节获得了一份特殊的奖品,就是《马术》杂志,还记得那是09年6月期,封面上有一匹潇洒的白马。由此我与马术结缘,并开始搜集和阅读《马术》杂志,包括往年的期刊……”翻出这封老邮件,我仍能感受到自己当时激动的心情,仿佛带着一个学生要竞选班长时的紧张,同时充满了自信。

只因一个面试,我就决定把自己的行囊从厦门带到北京,朋友们都觉得我大概疯了吧。我也觉得自己有些冲动,但冥冥之中总有一种预感。夏季的北京炎热又多雨,刚来的第二周,就遭遇了北京61年最强暴雨。而这个7月最让我难忘的并不是暴雨,而是我终于进入了《马术》杂志的大家庭。

编辑部的故事

在办公室的日子,就像那部有点年代感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一样,有趣又充实。关于有趣,首先要说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昵称——全是“哥”。编辑部明明大多都是美女,可偏偏要以哥来称呼,我也不出意料地被称为“萌哥”。除了主编李老师之外,唯一的男同胞却收获爱称“大猫哥”。

大猫哥是IT好手,爱听中文歌曲,有一次我给他听一首杨钰莹的老歌,大猫哥问我歌名叫什么,我说,“叫 < 我不想说 >”,他默默地从电脑屏幕后探出头问道:“你为什么不想说?”

像这样的段子手,在编辑部里可不只一位。记得新来的实习编辑小春学弟就曾说过:“我从小就喜欢听‘西城男孩’(美国一乐队)的歌,现在我来到了 < 马术 > 杂志,终于也成为了一名西城男孩。”是的,办公室彼时坐落于北京西城区,从办公室的窗户望下去就是二环桥下潺潺的护城河。

难忘的友情,更似亲情

一天用完午餐,我们照常回到办公室,却发现大家似乎有什么秘密,背着我互相挤眉弄眼。我正疑惑着,就接到一个快递的电话让我下楼取件。等回到办公室,桌子上居然出现了一个漂亮的生日蛋糕,原来今天是我的生日,大家“预谋”已久是为了要给我一个惊喜!连我自己都忙忘了的生日,却被大家记在心里,桌上还有一束“匿名者”送来的蓝色妖姬玫瑰,真是让人太感动了。没有想到,一个人身处异乡,还能拥有这么完美的生日。这里没有大公司里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他/她们虽只是同事,然而却更是彼此的朋友,更像是一家人。

这一点,在办公室越久就越有体会。比如每次杂志下印厂前,所有人会不约而同地自觉留下来,一篇篇文章反复阅读、校对,一张张图片精挑细选,经常加班至深夜,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杂志出刊的质量。如果说我们是一家人,那么杂志就像是我们共同的“宝贝”,如果没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宝贝”又怎么能健康成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马术》也已经十周岁了。

在这十周年之际,衷心祝愿我们的“宝贝”越来越好,凭借优质的内容和精美的图片,吸引更多的读者加入爱马人的行列中来!特别还要祝福咱们马术杂志的大家庭,永远充满幸福快乐!

文/张梦苑

©2011-2025  马术在线 (京ICP备11042383号-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顶部